close

9/16,聯準會結束 9 月的利率決策會議,我個人認為重點有三項:2023 年以前不升息、至少以當前速度繼續購買美國國債和 MBS、以及呼應全球央行年會公布的「平均通膨目標」架構。

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聲稱:「委員會力求達到充分就業,並讓更長期的通膨率達到 2%。由於通膨率持續低於這個目標,而委員會目標是讓通膨率隨著時間推移適度超過 2% 一段時間,以使通膨率在一段時間達到平均 2% 的水準。委員會預料將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,直到達成這些目標。」

這預示即使勞動市場漸漸好轉,失業率下降到 5%以下,若平均通膨率沒有 2%,聯準會也不一定會升息。

而這個「平均」通貨膨脹到底要以多長的時間尺度來平均呢?「適度」超過 2% 的定義又是什麼呢?聯準會都沒有說清楚,所以這次會議我覺得可以用「曖昧」來總結。

為什麼會議記錄公布後,市場立即回吐漲幅甚至翻黑呢?原因是市場認知到,聯準會沒有進一步的刺激措施,而這是 FED 的暗示,也就是如果沒有新的金融動盪或外來衝擊,那麼恐怕不會再有新的寬鬆政策。

沒有新的寬鬆政策就導致市場的震盪,那麼不要講升息,只要停止量化寬鬆就足以讓市場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了,因此目前這個現象可能會維持好幾年。

我們可以發現,之前漲幅最大的那斯達克,也是回吐最多漲幅之一的指數,而我在 < 原觀點:科技股泡沫?投資人該逃嗎?> 中提到,那斯達克的上漲完全是被炒上去的,依靠的是期權交易,美國散戶的實力不容小覷。

< 原觀點:科技股泡沫?投資人該逃嗎?> 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ToHkU0QxPn0&t=42s

再次提醒大家,投資是一個硬幣的正反兩面,投資報酬率是正面,往往被大家所看重,但硬幣的背後卻如影隨行的伴隨著風險,增加投資報酬率的同時往往也增加了風險,但這風險卻鮮少被提及,認知到投資機會在哪裡的同時,一定要先認知風險為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adowstorm3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